top of page

就從LOGO開始說起,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設計,畢竟能讓大家記得這圖樣的機率也很低,這是品牌的演化。

在 日常的㗊 的文章中提到前前後後經手三個品牌,其實學了很多事情,好的與不(沒)好(用)的都有,最終得出一套小小的故事集,而現在的 㗊 就是我個人的人生集合。

演化.png

㗊 的由來是來自 ツジ舒吉 這品牌,當時是以織品設計、藝術塗料共同經營的想法,ツジ 代表著二個專職者、二個笑臉。

但你們也知道 舒吉 唸法在台語中並不是很好,尤其還在要賺錢之下,當初有想到這部分,畢竟台灣人最愛諧音梗,但想說容易被記起來比較重要。

那時有租下一間工作室,花了蠻多體力和一些錢,後來因冷氣壞掉還要自行修繕覺得不划算,所以幾個月後就退租了。後來想想其實還是可以繼續做 ツジ舒吉 的織品設計,只是因領域太廣,大家有點不知道如何詢問及製作(現在還是有在私接織品設計)

退租後的我們搬到高雄楠梓的大廈中,家庭式多了一些房間可以當作工作室,現在就全職販售線上商品,偶爾跑跑市集接觸同為手作創作者的環境。

一家四口,二隻貓,二位人。

在 35 歲養一隻柴犬是我的夢想。對,我是狗派。

但因為是第一次養大型的生命,悲觀主義的我做了超級多功課,大多還是建議先養貓較適合新手。和家人討論一番後,決定去領養貓咪。

我媽有認識在台東的愛媽,當時就有剛救援回來幼貓,就按排了時間殺去台東再殺回高雄。當時本意只領養一隻,得知他們為兄弟時,內心完全沒想就二隻一起帶回家了。

家裡多了很調皮的二隻橘公貓,體驗了沒睡飽的每一天,也領悟到心靈強健是很重要的事情。

一家四口,二隻貓,二位人。

|吉,㗊

當初只是想要延續「吉」這個字和音,因為貓咪名字叫 阿吉 / 吉仔(台) 。

就上網找了這個音的其他字,本來也是想走日文路線,但在台灣人普遍不熟悉之下,誤打誤撞找到了中文字「㗊」,看見當下就像通靈一樣,就成了命定。

(也許你們有體會過,那種突然覺得就是它的那種感覺,心中天使惡魔沒異議的那種奇妙感)

開啟 PS 後左畫畫右撇撇,覺得很像肉脯,突然那種奇妙感又+99 (原先就對寵物商品有興趣,後來因認養了,就決定開始做),於是畫著畫著...「*!二個人的身影也跑出來(像廁所符號那樣)」,配個主色、調個大小,確認風格後,就開啟了 㗊 ㄐㄧ′ 二聲吉。

為什麼後面要加「ㄐㄧ′ 二聲吉」呢? 因為你不會唸,我幫你注音。

  • p line
  • p fb
  • p ig
bottom of page